返璞归真 水到渠成 关注活动
—基于二人小组合作模式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初探
初中英语教师 曹耀锋
很多英语老师都提出高效英语教学的想法,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活动和教学方法并没有体现出高效的特征,邱教授认为“由于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我们平时接触的时间少,没有练习和使用英语的机会,因此,在我们的英语课堂上要给每个学生留出充分的时间练习英语和使用英语极为重要。”
在邱教授的指导下,通过一个多月的活动教学实践,让我真切地领悟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的重要性,正如李镇西老师所说:“以心灵赢得心灵,以童心换取童心,与学生平等对话,而不是主宰一切,高高在上。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体验到了自己主体的价值,自然而然投入课堂,老师也会享受整个教学过程,课堂效率肯定会大幅度提高。”
通过邱教授的指导及个人的实践与摸索,将教学流程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及细节要求:
教学流程
一、热身活动
在导入部分提供给学生与本节课相关的总的背景知识,如图片、视频等,然后再让学生小组讨论,检查答案。这样做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大脑中先有一个背景知识,讨论时有的放矢。
二、听力
学生听第一遍,用绿色笔划出听不懂的词或句子。学生听第二遍,小声跟读,模仿录音的语音语调。听的目的是让学生熟悉单词的发音和句子的语音语调,同时了解文章大意。
三、朗读
听完两遍录音之后,全班齐读。在读的过程中,老师要留意学生朗读不准确和不顺畅的地方,需引导学生再读。
四、问答
学生二人合作,互问互答,问题基本上涉及课文的每一个细节。小组问答结束后,老师在PPT上呈现所有问题答案,学生再以大组形式问答。因为语言的基本功能是交往和交际,所以在课堂上尽可能多地创设情境,让学生两人一组交流,获得信息,解决难题,让学生参与有意义的交际活动并使用英语实现交际的目的。
五、复述、口头作文或辩论
如果文章体裁是故事类,老师提供模板或关键词,二人互相复述。也可口头作文,甚至可以学生分组辩论。
曹老师在课堂上
细节要求
1.整个PPT画面要美,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课堂遇到生词,选几个核心的让学生查,不宜过多,会占太多时间,影响进度。学生查词时要给予引导,查的最快的可以发个小奖品,如糖果。同时引导学生结合语境,确定该词在文中的意思。
3.教师语言要有抑扬顿挫,轻重缓急。
4.学生小组活动时要盯紧中下学生,督促要到位。
5.生词、句子等至少要读3遍,读单词时语调先升后降,不读中文。
6.难句,拓展知识部分根据情况要翻译。
7.听录音时,不懂的地方用绿色笔划出,好句用黄色笔划出。
8.从学生朗读的声音大小和流利程度判断学生困难所在。
9.每节课后要给学生一篇同题文章,扩大阅读量,可登陆雅虎网站搜索。
10.课前欣赏,可以提前几分钟到教室或安排专人负责播放,内容多样,如歌曲、视频、图片等等,拓展学生国际视野。
11.布置教室英语氛围,如墙报、海报、学生作文、名言警句等。

同学们在课堂上互动讨论
阶段教学反思
在语境中教学是加快学习的最好方法,在教学中设计有意义的交际活动,为学生提供大量有语境的输入和输出,学生在完成交际任务时既能学习形义配对的构式,又能从目标语言的接触机会中获得相应的社会和文化信息。目前的初中英语教学现状,主流思想依然是老师主宰课堂,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说,学生做,学生往往被动的接受,基本上没有语言行为的训练,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语言运用能力得不到提高和锻炼。根据学习金字塔理论,纯粹的听讲24小时后材料平均保持率只有5%,而小组合作学习和学生互相教授学习24小时后材料平均保持率甚至可高达90%。这与邱教授的指导理念是一致的,所以我们要充满信心,坚持做下去,一定会有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备课和上课时要严格按照邱教授的要求去操作,落实每个环节的内容,这样才会保证我们的教学效果!
通过课堂观察,学生的参与度有了很大提高,几乎每个学生都参与活动之中,课堂气氛活跃了很多,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学生在练习和使用英语,而不是以前的那种情形,老师主讲,学生被动地听,课堂气氛沉闷,只有少数学生参与其中。课后与部分学生沟通,他们也认为现在的活动教学模式更有趣,自己说英语的机会更多了,也自信了,不怕在台前讲英语了。的确如此,课堂上让全体学生充分练习和使用英语,他们变得自信了,课后的练习和作业质量也较之前提高了,所以老师们不用担心这样是否会影响考试成绩,反之会促进学生的学习成绩,因为学生感兴趣了,愿意学英语了,自己行动起来了,一切就有了希望!

邱耀德教授对种子教师进行课后即时指导
阅读过本文还看了
条条大道通美国 AH、AP、GIA留美“三驾马车”齐聚华美
异国相识 跨国相知